天地会珠海分舵注:本来这一系列是准备出一本书的,详情请见早前博文“寻求合作伙伴编写《深入理解 MonkeyRunner》书籍“。但因为诸多原因,没有如愿。所以这里把草稿分享出来,所以错误在所难免。有需要的就参考下吧,转发的话还请保留每篇文章结尾的出处等信息。
MonkeyRunner这个类可以说是编写monkeyrunner脚本的入口,因为这个类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watForConnection,它的作用就是去尝试去把monkeyrunner的后台和指定的设备建立好连接。只有连接上设备了,monkeyrunner才能驱动设备端的各种服务来操作被测应用。所以我们在编写monkeyrunner测试脚本的第一步往往就是去调用该方法来先建立好连接。
该方法接受两个参数,但用户可以填写,也可以不填写。第一个参数是以秒为单位的连接等待超时时长,默认不填写的话就是无限等待;第二个参数是设备id,该参数可以用正则表达式表示,默认不填写的话会指定第一个找到的设备。我们可以通过命令”adb devices -l”命令获得目标设备序列号:
图3-1-1 列出所有设备信息
该命令会列出所有连接上主机的安卓设备的基本信息,其中最左边的就是我们在找的设备id。大家应该有注意到上图所列出来的设备有两个,且他们的形式有很大的差别。这是因为通过adb连接设备的方式有两种,其中一种是直接通过usb协议来进行连接,一旦设备连接上主机就可以同通过该命令把设备给列出来;另外一种就是通过tcp来指定目标安卓机器的ip地址进行连接,用户需要执行”adb connect ip”来把地址为ip的设备给连接上主机,然后通过前面的命令就可以把设备列出来了。如果是用usb协议直接连接的话,列出来的设备id等同于设备的序列号,如果是通过tcp协议连接上来的话,列出来的设备id的格式是”ip:port”,其中ip就是目标设备的ip地址,port就是目标设备adbd的监听端口。
当然,MonkeyRunner这个类除了最关键的waitForConnection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,且waitForConnection和这些方法一样都是静态方法,所以用户不需要去实例化MonkeyRunner就能直接使用这些方法。
本节我们会通过一个代码示例来看下在monkeyrunner脚本中应该如何调用waitForConnection方法来连接上设备的。该代码做的目标很简单,就是连接上设备后把该该目标安卓设备的序列号给打印出来。
该示例代码中除了会使用MonkeyRunner的waitForConnection方法外,还会用到它的一个alert方法来在连接失败的时候给用户弹出一个提示框,并且为了确定连接上的设备确实是我们想要的目标设备,还会调用下一节描述的MonkeyDevice的getSystemProperty方法来获得设备序列号并打印出来,以下把用到的这些方法的使用列出如下给大家参考:
表格3-1-1 示例代码所用关键方法列表
示例代码如下:
代码3-1-1 MonkeyRunner - waitForConnection示例
2
3 DEVICEID = "192.168.1.102:5555"
4 TIMEOUT = 30
5
6 try:
7 #Connect to specific device
8 device =
MonkeyRunner.waitForConnection(TIMEOUT,DEVICEID)
9
10 #Sleep 3 seconds
11 MonkeyRunner.sleep(3)
12
13 print device.getSystemProperty("ro.serialno")
14 except:
15 MonkeyRunner.alert("Faield to connect to device","Exception occurs","OK")
由于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脚本示例,所以这里我们会逐行对代码进行解析:
- 第1行: 从monkeyrunner.jar库的com.android.monkeyrunner这个包引入MonkeyRunner和MonkeyDevice这两个类,因为测试脚本使用的是jython语言编写,所以可以调用java编写的库。有了这两个类,主要是有了MonkeyRunner这个类后,我们就可以连接上设备了
- 第3-4行:定义调用MonkeyRunner的waitForConnection方法时需要两个参数,目标安卓机器的id和连接等待超时
- 第8行:把超时等待时长和目标设备id作为参数调用MonkeyRunner的waitForConnection方法,注意该方法成功后会返回MonkeyDevice的实例
- 第11行:调用MonkeyRunner的sleep方法来让测试用例先等待3秒钟,以防设备没有完全准备好
- 第13行:调用MonkeyDevice实例的getSystemProperty方法取得目标安卓设备的序列号,并打印出来
- 第14-15行:如果连接waitForConnection连接目标安卓设备失败的话会抛出异常,这两行的目的就是把异常捕捉到并调用MonkeyRunner的alert方法在主机端弹出一个弹出框来提醒用户
编写好测试用例后就可以调出monkeyrunner命令来将该jython脚本给跑起来了。下面是成功获得序列号后的输出结果:
图3-1-3 输出结果-成功获得序列号
如果连接设备失败,比如设备id没有找到的话,脚本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来告诉用户连接目标设备失败相关的信息:
图3-1-4 连接设备失败弹出框
——— 未完待续———
作者:天地会珠海分舵
微信公众号:TechGoGoGo
微博:http://weibo.com/techgogogo
CSDN:http://blog.csdn.net/zhubaitian
本文链接:第3章1节《MonkeyRunner源码剖析》脚本编写示例: MonkeyRunner API使用示例(原创),转载请注明。
找不到的API?
AngularJS提供了一些功能的封装,但是当你试图通过全局对象angular去 访问这些功能时,却发现与以往遇到的库大不相同。
- $http
比如,在jQuery中,我们知道它的API通过一个全局对象:$ 暴露出来,当你需要 进行ajax调用时,使用$.ajax()就可以了。这样的API很符合思维的预期。
AngularJS也暴露了一个全局对象:angular,也对ajax调用进行封装提供了一个 $http对象,但是,但是,当你试图沿用旧经验访问angular.$http时,发现不是 那么回事!
仔细地查阅$http的文档,也找不到一点点的线索,从哪里可以把这个$http拿到。
- 依赖注入/DI
事实上,AngularJS把所有的功能组件都以依赖注入的方式组织起来:
在依赖注入的模式下,所有的组件必须通过容器才能相互访问,这导致了在AngularJS中, 你必须通过一个中介才能获得某个组件的实例对象:
- var injector = angular.injector(['ng']);
- injector.invoke(function($http){
- //do sth. with $http
- });
这个中介,就是依赖注入模式中的容器,在AngularJS中,被称为:注入器。
在→_→的示例中,我们可以看到,我们已经拿到了$http对象,它其实是一个函数。
演示示例:http://www.hubwiz.com/course/54f3ba65e564e50cfccbad4b/
注入器/injector
注入器是AngularJS框架实现和应用开发的关键,这是一个DI/IoC容器的实现。
AngularJS将功能分成了不同类型的组件分别实现,这些组件有一个统称 - 供给者/provider, 下图中列出了AngularJS几个常用的内置服务:
AngularJS的组件之间不可以互相直接调用,一个组件必须通过注入器才 可以调用另一个组件。这样的好处是组件之间相互解耦,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甩给了注入器。
注入器实现了两个重要的功能:
- 集中存储所有provider的配方
配方其实就是:名称+类构造函数。AngularJS启动时,这些provider首先使用其配方在注入器 内注册。比如,http请求服务组件封装在$httpProvider类内,它通过"$http"这个名字在注入 器内注册。
- 按需提供功能组件的实例
其他组件,比如一个用户的控制器,如果需要使用http功能,使用"$http"这个名字 向注入器请求,就可以获得一个http服务实例了。
试着修改→_→的代码,查看下$compile服务到底是什么?
演示示例:http://www.hubwiz.com/course/54f3ba65e564e50cfccbad4b/
注册服务组件
从injector的角度看,组件就是一个功能提供者,因此被称为供给者/Provider。 在AngularJS中,provider以JavaScript类(构造函数)的形式封装。
服务名称通常使用一个字符串标识,比如"$http"代表http调用服务、"$rootScope"代表根 作用域对象、"$compile"代表编译服务...
Provider类要求提供一个$get函数(类工厂),injector通过调用该函数, 就可以获得服务组件的实例。
名称和类函数的组合信息,被称为配方。injector中维护一个集中的配方库, 用来按需创建不同的组件。这个配方库,其实就是一个Hash对象,key就是服务名称,value 就是类定义。
在→_→的示例中,我们定义了一个简单的服务类,这个服务类的实例就是一个字符串:“hello,world!”。 我们使用"ezHello"作为其服务名在注入器里注册,并通过注入器将这个实例显示出来。
演示示例:http://www.hubwiz.com/course/54f3ba65e564e50cfccbad4b/
获得注入器对象
要使用AngularJS的功能,必须首先获取注入器。有两种方法取得注入器。
- 创建一个新的注入器
可以使用angular.injector()创建一个新的注入器:
- angular.injector(modules, [strictDi]);
- 获取已经创建的注入器
如果AngularJS框架已经启动,那么可以使用DOM对象的injector()方法获 得已经创建的注入器:
- var element = angular.element(dom_element);
- var injector = element.injector();
通过注入器调用API
注入器有两个方法可供进行API调用:invoke()和get()。
- invoke()
使用注入器的invoke()方法,可以直接调用一个用户自定义的函数体,并通过函数参数 注入所依赖的服务对象,这是AngularJS推荐和惯例的用法:
- angular.injector(['ng'])
- .invoke(function($http){
- //do sth. with $http
- });
- get()
也可以使用注入器的get()方法,获得指定名称的服务实例:
- var my$http = angular.injector(['ng']).get('$http');
- //do sth. with my$http
→_→的示例这次使用了get()方法直接获取一个服务实例,感受一下!
演示示例:http://www.hubwiz.com/course/54f3ba65e564e50cfccbad4b/
注入的方式和原理
有两种方法告知注入器需要注入的服务对象:参数名注入和依赖数组注入。
- 参数名注入
AngularJS在执行invoke()函数时,将待注入函数定义转化为字符串,通过 正则表达式检查其参数表,从而发现并注入所所依赖的服务对象:
- //myfunc通过参数表声明这个函数依赖于"$http"服务
- var myfunc = function($http){
- //do sth. with $http
- };
- injector.invoke(myfunc);//myfunc的定义将被转化为字符串进行参数名检查
这样有一个问题,就是当我们对JavaScript代码进行压缩处理时,$http可能会被 变更成其他名称,这将导致注入失败。
- 依赖数组注入
AngularJS采用依赖项数组的方法解决代码压缩混淆产生的问题。这时传入invoke()的 是一个数组,数组的最后一项是实际要执行的函数,其他项则指明需要向该函数注入 的服务名称。注入器将按照数组中的顺序,依次向函数注入依赖对象。
采用这种方法,待注入函数的参数表的名称就无关紧要了:
- //myfunc依赖于"$http"和"$compile"服务
- var myfunc = ["$http","$compile",function(p1,p2){
- //do sth. with p1($http),p2($compile)
- }];
- injector.invoke(myfunc);
→_→的实例这次采用依赖数组的方法注入了ezHello服务实例,可以改改参数名称 看有没有影响结果?
参考资料:http://www.hubwiz.com/course/54f3ba65e564e50cfccbad4b/
本文链接:AngularJS应用开发思维之3:依赖注入,转载请注明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