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注:图里的文字纯属杜撰,搞笑目的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,谢谢!)
注:该效果可以在Safari, Chrome,Firefox和Opera在看到效果,IE上由于对HTML5的支持不完全,所以看不出效果。
第一步:创建基本HTML和正方形
首先添加基本的HTML结构以及构建基本的正方形,代码如下:
- <ul>
- <li><a href="#">
- <h2>Dudu:</h2>
- <p>最近咋没有美女发帖呢?我一定给个头条推荐,recommend!recommend!</p>
- </a></li>
- <li><a href="#">
- <h2>汤姆大叔:</h2>
- <p>Team的一个成员去了Microsoft做SDE3,又得hire new member了</p>
- </a></li>
- <li><a href="#">
- <h2>技术弟弟:</h2>
- <p>O2DS和我翻译的书是一样,我一定要比他翻得快, 晚上加班翻,fast! fast! fast!</p>
- </a></li>
- <li><a href="#">
- <h2>Artech:</h2>
- <p>WCF的帖子真是少,看来我得多发点帖子让大家学习呢</p>
- </a></li>
- <li><a href="#">
- <h2>吉日嘎拉:</h2>
- <p>将权限管理、工作流管理做到我能力的极致,一个人只能做好那么很少的几件事情</p>
- </a></li>
- <li><a href="#">
- <h2>某武林高手:</h2>
- <p>低于25000块的面试再也不去了,它grandma的</p>
- </a></li>
- </ul>
每个note都加一个href连接,主要是为了支持键盘访问,CSS代码如下:
- *{
- margin:0;
- padding:0;
- }
- body{
- font-family:arial,sans-serif;
- font-size:100%;
- margin:3em;
- background:#666;
- color:#fff;
- }
- h2,p{
- font-size:100%;
- font-weight:normal;
- }
- ul,li{
- list-style:none;
- }
- ul{
- overflow:hidden;
- padding:
Node.js学习笔记(1) - Node.js简介 - 糖糖果 阅读原文» 近期在看一些Node.js的知识,看完后觉得,一些前面的东西忘记了,于是整理一下,方面自己查阅,也希望对学习Node.js的朋友有些帮助;
当然以下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,不喜勿喷,也望大神指教。
一、Node.js是什么
关于这个问题,刚看到它的时候,可能觉得和javascript有关系,没错,确实有关系;但是,首先Node.js不是一门语言,与php python perl ruby的
“既是语言又是平台”不同;Node.js也不是一个javascript框架或者javascript类库,不同于Jquery ExtJS;Node.js是一个可以让javascript运行在
服务器端的平台;
二、Node.js特点
Node.js具有以下特点:
①是一个javascript运行环境或者平台
②依赖于Chrome V8引擎进行代码解释
③基于事件驱动
④异步式I/O(非阻塞I/O)
⑤单进程、单线程
⑥轻量、可伸缩,适用于实时数据交互应用
通过以上的特点,我们可以总结一句话:
Node.js用异步式I/O和事件驱动,依赖于Chrome的V8引擎进行代码解释的javascript运行环境;
Node.js最大的特点就是异步式I/O和事件驱动,对于高并发的解决方法,Node.js摒弃了传统的多线程模型,
使用的是单线程模型,对所有的I/O请求都采用异步式请求的方式;
这里简单介绍下,异步式I/O和事件驱动:
异步式I/O,又叫非阻塞I/O,
在阻塞状态下,当线程遇到I/O操作时,会等待I/O操作的完成,从而造成阻塞,而一个线程只能处理一项任务,要想提供吞吐量必须通过多线程;
而非阻塞状态下,不会等待I/O操作的结果返回,继续执行下一条语句,当结果返回时,I/O以事件的方式通知;
Node.js的异步式I/O由回调函数完成,事件的回调函数在遇到I/O请求并且当I/O操作完成时,会发送一个事件
到事件队列,而Node.js的事件循环机制会检查队列中有没有未处理的事件,直到程序结束,所以可以说,
Node.js程序由事件循环开始,到事件循环结束。
三、Node.js的用途
Node.js适合应用在高并发、I/O密集、少量业务逻辑的场景
不适合的场景:
1.计算密集型应用
2.单用户多任务的程序
3.逻辑十分复杂的事务
4.unicode与国际化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nblogs.com/fanfan259/p/3547782.html,转载请注明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